主页 > 资讯 >

“察干伊德”制作传承人_守好蒙古族传统美食的“半壁江山”

2022-03-19 0

25日一早,天刚亮,通过两天的自然发酵,鲜奶已经固结。陶高点起锅灶里的火,筹办出产松胡茹达。

蒙古语“察干伊德”,汉语译为“白食”,指奶食制品,是蒙古族首要的保守食品之一。而“松胡茹达”(即奶豆腐)又是奶食中的下品。

图为揉搓劲道的乳团入模 乌娅娜 摄

据官方材料展示,13世纪,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元上都地址地,忽必烈在此建设“畜群局”,专为蒙元宫庭提供与制造肉、奶食品。2014年,奶制品打造技艺被选《中国国家级非物资文明遗产名录》,因此正蓝旗被誉为“察干伊德文明之乡”。

图为陶高制造的一小部分“察干伊德” 乌娅娜 摄

做为打造“察干伊德”的非肉体文化遗产传承人,陶高已经在锅灶边出产了三十多年滋味正宗的奶食品。

记者看到,陶高将发酵好的鲜奶凝乳倒入锅里,用温火煮熬的同时一点一点降服乳清。待乳清由黄变白时,匹面用专一使用木勺将变稠的凝乳重复揉搓,直至变成筋道的乳团后上模成形,待冷却脱模后就可切片食用。

陶高敷陈记者,她的手艺已经是家眷里的第四代。“我4岁时就看着妈妈做奶食物,7岁时就帮着挤羊奶、牛奶,17岁劈头自身独立制作奶食物。”

生计在草原上的牧民,男孩从小要进修放牧、打猎,而姑娘就要深造家务劳动,其中出产“察干伊德”便是必备武艺之一。而成品的味道若何,除了奶源的保证,全在火候与力道的主宰中。

图为陶高筹备制造奶豆腐。 乌娅娜 摄

陶高通知记者:“蒙古族的古板饮食分为红食和白食,红食是肉,白食就是奶食物,奶食品这‘半壁河山’在蒙古族民众心中有着神圣的职位,不只此平常食用,还代表着昂贵与纯正,这也是蒙古族文化中必不行少的一部份。”

正因如此,陶高感应除了要把奶食物的产技艺传承下来,还要更好地张扬与珍惜这项技艺。

2012年,陶高初步到北京、呼和浩特、赤峰等地的大型饭馆、观摩区展开引见与解说,越来越多的人分明了“察干伊德”,有了不少人慕名来向陶高学习制作的才力。“当时我的徒弟已经散播在内蒙古的各个中央。”陶高欣慰地说。

图为陶高和她的女儿 受访者供图

最令她高兴的是,今年九月份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外洋慢食全世界大会,在大会上,陶高让蒙古族保守美食在世界美食舞台上崭露头角。

为了保证味道的正宗,几十年来,陶高仍坚持制作奶食品的每一道工序都纯手工产,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。

“女儿也传承了我的技术,我渴想愈来愈多的年迈人来进修和施展蒙古族的传统文明。”陶高道出了心中浑朴而又远大的宿愿。(完)

相关标签: 察干伊德 蒙古族传统美食

上一篇:“天使之橙”被爆食品安全问题,别只在3·15为消费市场“正风肃纪”

下一篇:“我”爸是达利许世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