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期食品曾经超市里的滞销货如今成了年轻人薅羊毛的香饽饽。"临期食品",通常指即将到达保质期食品,因价格较便宜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,9月 15日,记者在某宝上看到,临期薯片、临期面包、临期进口等销量火爆,随着中秋节、国庆临近,消费也渐渐进入旺季,官方发布临期食品消费提示,消费者应注意哪些事项? 记者为你梳理。临期食品走红,物美价廉成新宠9.9元 5包的乐事薯片、8.8元的月饼馅料……记者网淘一番后发现,大多数商家都会在商品展示页面中标注,"临期特卖"字样。一家售卖"19.8元的临期特价超值零食大礼包"临期食品的商家告诉记者,零食种类和生气日期都是由仓库随机分配,具体情况以收货后为准。另一家售卖临期乐事薯片的商家告诉记者,"保质期还有20天左右,宝贝很受欢迎,下单拼手速"。"物美价廉"的临期食品,真的安全吗?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表示,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购的前提下,临期食品分类管理、销售能够避免粮食浪费。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规定,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。保质期是指在食品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。在此期限内,预包装食临期食品品完全可以销售和消费。虽然临期食品可以销售和食用,但销售方也应在日常中严格管理,根据《反食品浪费法》规定,超市、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,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,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。捡漏需谨慎,购买前注意这几点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前,要尽量选择正规超市或商店,不要选择无证经营店铺或摊点。应检查食品包装,确保无破损、无涨袋、漏气等现象。临期与过期"一线之隔",消费者应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关键信息,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。如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、保质期或者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,应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此外,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临期食品须放在标签要求的条件下贮存,若发现需要冷藏或冷冻的临期食品置于常温下,则不要购买。
相关标签:
下一篇:让临期食品得到更好利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