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资讯 >

山城重庆:“巴掌田”里的“稳粮经”

2022-03-11 0

去年重庆粮食迎来丰收,打造量抵达1092.8万吨,创近13年来的新高。面临地盘细碎、劳力足够等种粮不利前提,重庆在压实中央种粮使命、促退撂荒地复耕之外,还抉择持续改良地力,让“粮田变良田”;向“品牌主粮”要效益,让好粮卖出好价钱,农民种粮更有踊跃性……山城重庆有着一套因地制宜的“稳粮经”。

山地丘陵占比九成多,良多农地是“鸡窝地”“巴掌田”,这是地处西部的重庆在粮食生出产上遇到的一大瓶颈。“让粮田变良田,稳粮才有底气。”重庆市农业村庄委农田设立各处长莫建兵介绍,不单实施地块周边的水渠路配套,重庆还对局部粮田地块实施“小并大”“弯变直”“坡改缓”,地盘不再高下不服、零碎松散,大幅改进了耕耘条件。

从2018年以来,重庆累计新竖立高标准农田超越510万亩,不少粮田实现了“宜机宜耕、能排能灌、稳制作高出产”。

“巴掌田”变为“整片田”,让种粮成了效益更高的制作业。在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,2700多亩粮田去年完成高规范农田建树后,变为了适宜农机下地、高效作业的高制作田,吸引了得多大户竞标栽种。

“其时种粮可不是靠人力去堆,肩挑背磨下苦实力的日子成为了过去时。”种粮大户邓中在两路村流转了上千亩稻田。“我敢流转这么大面积,就是由于农田经由解决,不像过去三五分一块田,而成了平匀5亩以上的大田,大约全程机器化,降本成效显然。”邓中算清付给资本账,耕田“钱”景可期。

重庆还在奋力让好粮卖出好价钱。“普通稻谷1斤卖1.4元左右,而咱们的优越稻1斤售价最少7元以上,还求过于供。”武陵山深处的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支部布告陶涛机密记者,由于种粮效益好,何家岩村旧年又新增近2000亩水稻田栽培面积。

“过去种粮被山里人看成是‘赔本生意’,一家一户小打小闹不可畛域,种一亩水稻还要倒亏100多元。”陶涛说,为了前进食粮莳植效益,乡里帮着庄家“抱团取暖和”,组建了花田稻米互助社,对立稻种供应,规范种植流程,开发销售渠道,力争用高风致稻米抢占市场。

“斯时村里的水稻田,‘喝’的是山泉水,‘吃’的是无机肥。”陶涛说,靠着有机种植和品牌广告,花田稻米已是酉阳县无名的“品牌主粮”,并成为国度地理符号农产品。

“好山好水种出好粮,花田稻米、金佛山贡米、江津富硒大米、渝东南糯玉米等一批优越主粮趁势成长。”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介绍,近年来,重庆实施农业提供侧机关性改革,以稻米、玉米为重点进行“品牌主粮”,通过绿色、科学种植,广而告之良种、良技、良法,走质量化新路,让种粮成为更有奔头的财制造。

为了进步农夫种粮排汇力,重庆还主动推广复合种养,通过稻油连作、稻经轮作、稻禽协同、稻鱼共生等“水稻+”“玉米+”高效打造业,间种、套种、连作农业进行得风生水起,前进了地盘行使遵从与单元制造值。

初春时令,重庆涪陵区70多万亩青菜头又到播种季。今年涪陵区江北街道邓家村农人陈冬种的青菜头有10多亩,每亩利润有1000多元。正在地里忙活的陈冬笑着说:“我是‘一地两吃’,客岁8月份地里收了玉米后,10月份就初步种青菜头,种粮种菜两不耽搁,种地效益能倍增。”

相关标签: 重庆 山城 巴掌田 稳粮经

上一篇:种粮有赚头农民有劲头

下一篇:平谷:“南果北种”开启农业种植新思路